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南部天气_南部天气预报

zmhk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南部天气_南部天气预报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来回答大家对于南部天气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南部天气的话题。1.今年为什么有很多地方下大雪,气温不是一直在升高吗?这能说明环境在变好还

南部天气_南部天气预报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来回答大家对于南部天气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南部天气的话题。

1.今年为什么有很多地方下大雪,气温不是一直在升高吗?这能说明环境在变好还是变坏?

2.亚洲没有哪两种气候

3.一道地理题

4.不同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南部天气_南部天气预报

今年为什么有很多地方下大雪,气温不是一直在升高吗?这能说明环境在变好还是变坏?

       气象专家揭秘:为何我国爆发罕见雪灾

       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雪灾仍在持续中。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我国还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降雪和低温天气?中国气象局的有关专家预测其成因。

       新华网讯 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雪灾仍在持续中。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我国还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降雪和低温天气?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的有关专家。

       持续降雪百年一遇

       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提供的最新数据,今年1月10日至28日,已有湖北等9个省份降水量超过20年一遇,其中四川超过50年一遇,陕西超过70年一遇,而甘肃、青海则超过了百年一遇。

       从降雪持续时间来看,1月10日至28日,已有江西、湖南等11个省份降雪日数超过20年一遇,其中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山西等5省超过了百年一遇,安徽省降雪则是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

       大气环流异常是“祸首”

       “造成近期大范围强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

       而今年大气环流异常与正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关。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介绍,从气候变化上来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上海温偏低,是“拉尼娜”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统计分析表明,强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可能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为什么今年大雪迟迟不肯“退去”?专家们将其原因归结为大气环流的稳定。孙军说:“正是由于这段时间大气环流稳定少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一直持续在北纬30度附近,尤其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才让雨雪天气近期不会出现明显转折。”

       未来天气趋势如何

       中央气象台专家向记者提供了未来天气的最新预测结果:

       未来3天,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南方大部地区仍将维持阴雨雪天气,湖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将持续强降雪;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等地的阴雨雪天气仍将持续。贵州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部以及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的冻雨天气仍将持续。

       如何面对极端天气

       要是换在我国北方,这次大范围降雪无论从降雪量还是持续时间来说,都并不稀奇,但是在南方一些地区却造成了数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一遇的灾害。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南方广大地区防寒机制相对薄弱。

       李维京建议,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除了加强建立南方地区的防寒机制,积极做好灾害防御措施外,还要提高公众对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他认为,应对极端天气,气象部门责无旁贷,要做好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对雨雪预测预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相关新闻]预报:新一轮雨雪冰冻天气将对全国造成影响

       据问天网消息,受冷空气和再度加强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预计从1月31日起,中国南方大部将再次出现明显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湖北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苏皖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有暴雪;贵州中南部、湖南中部、江西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详细]

亚洲没有哪两种气候

       台湾位于季风气候范围内,季风大于信风的影响,5月到9月是台湾的夏季,夏季前期受西南季风带来潮湿而温暖的气流影响,之后则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是为热带海洋气团所控制,每日气温经常可达27到35度,且湿度也高。7月的平均气温达到28度。夏季长、冬季相对短,冬季受冷空气影响,以台北测站的温度可分为,大陆冷气团、强烈大陆冷气团、寒潮影响,加上台湾四面环海,一旦遇到来自贝加尔湖附近、中国大陆北方寒流南下,亦因受海洋暖流中和了寒冷的气温,加上水汽阻挡,使气候也较温暖,相比华南沿海地区,甚至是海南岛北部更显得温和暖和。是为大陆气团所控制。1月平均气温为14度,但在合欢山、玉山、雪山等山区地带仍然有降雪的机会。因此台湾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则为东北季风,有时也会受气团位置而改变风向,例如夏季八月太平洋高气压西伸受所吹的东南风,秋季干燥而凉爽的东北风,常见于十月,或是温暖的东风,常见于冬季冷气团东移出海变性后。

       台湾平均年降雨量为2515毫米,但是伴随着季节、位置、标高的不同,降雨量也随之变化。北部、东部全年有雨,其中基隆被称为“雨港”。中南部的雨季,则主要在夏季,因此南部干湿季分明。

       台湾岛经常有许多台风经过,6月至9月是台风季,每年夏、秋两季平均都有三到四个台风侵袭台湾。台风为台湾提供了充沛的水分,但由于降雨空间和时间分布十分不均,容易引发洪水与土石流等灾害。另一方面,台湾如果缺少夏季台风所带来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现干旱。台湾冬季盛行来自蒙古高压的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高峻山脉能阻隔季风,形成雨影效应。

       天然灾害台湾常见的天气之自然灾害包括台风、寒害、豪雨:以及较少见的冰雹、龙卷风等。

       台风平均每年三至四个。热带气旋是影响台湾气候的主要因素,除了强风造成的屋舍毁损,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瞬间雨量也容易造成豪雨,由于降雨空间和时间分布十分不均,容易引发水灾以及土石流。另一方面,由于热带岛屿地形若缺少夏季的热带气旋所带来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现干旱。

       梅雨受风带季移,多重尺度交互作用影响,台湾的梅雨季通常发生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每年的梅雨季的雨量不一,降水时空也不均,如果梅雨季降水不足,则会造成干旱现象;如果降水过多,则会造成暴洪灾害、农作物损失。

       寒害台湾冬季虽温暖,但会受冷空气厚度、冷空气移动方向、槽线深厚、水汽多寡等因素决定冷空气影响台湾的程度。偶尔寒潮来袭,气温骤降至10℃以下,造成农渔作物损失。

       龙卷风窠根据中央气象局资料显示,台湾从桃园至屏东皆出现过龙卷风。龙卷风常伴随者强烈对流,台湾西南部平地地区及澎湖近海海面,在5、6月梅雨季,或7至9月台风过后,偶尔会出现小型龙卷风。

       特殊气候[编辑] 落山风落山风指冬季时,在恒春半岛一带常出现的持续性异常强风。形成原因是东北季风受到中央山脉阻挡,到了恒春半岛附近,由于山势低缓,因此翻过高度不大的丘陵,加上邻近地形造成的山谷效应,因此形成强劲的下坡风。地理上,落山风气候也在九棚溪下游造成台湾少见的沙丘地形 (九棚沙丘)。

       焚风焚风指夏季当台风通过台湾北部时,或发生强劲的西南风时,在台东-成功地区常出现的干燥热风。(当台风期间),气温骤增至超过34℃时[1],即可称之为“焚风”。形成原因是气流受到高山阻挡,而在迎风面冷却成云团降雨;在翻过山岭后,则变成干燥空气,受到压缩而增温,形成干热风,并容易造成农业上的损害。同理 (当台风通过台湾南部时),新竹-台中地区与基隆-台北地区也可能出现焚风,但频率较低。

       西北雨西北雨指夏季午后受热力上升出现的对流雨,雨势大、降水范围小、时间短、经常伴随闪电打雷。形成原因是夏季午后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气流猛烈上升而成骤雨。

       异常气候

       圣婴现象圣婴现象是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海温及洋流的变异现象。一般正常情况下,太平洋东部气压高于西部,因此产生热带东风带,带动太平洋洋流西行。海温是影响大气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圣婴时期可能呈现反常的冷夏或暖冬现象,而反圣婴时期则可能出现热夏与寒冬现象。

       霾害霾是车辆、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在逆温层下方堆积,加上光化污染、降水偏少、幅合、大气扩散条件不良所形成的能见度降低现象。通常出现在冬季、春季天气放晴、风速微弱时,台湾西部都会区空气品质经常快速恶化,常可见黄棕色的霾层垄罩在都市上空。

       沙尘暴

       受到中国大陆的沙尘暴影响,台湾台中县海线地区傍晚时分能见度大概一公里左右。沙尘暴是中国西北地区受强风扬起的沙尘,导致大气中含有大量细颗粒扬尘的气候现象;有时沙尘暴会伴随着工业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中国西北、蒙古一带发生的沙尘暴一般经由西风气流往东影响华北、韩国及日本、甚至北美等地,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台湾;但有时悬浮微粒仍会经由东北季风往南影响台湾的空气品质。

       2010年3月21、22日,台湾经历有史以来最大沙尘暴,全台39测站都曾测到悬浮微粒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 (超过300即有害)

一道地理题

       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度至60度的大陆西岸,常年受来自海洋上的盛行西风带影响,气候表现为温和多雨,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年降水量均匀,亚洲在该纬度范围内不临海,故不存在。

       2、亚洲地区低纬度地区陆地较少,而且这些地区被热带沙漠和热带季风、热带雨林等气候所占据,而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旱季受来自内陆的信风带影响,干旱少雨。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3度27分之间,故不存在。

扩展资料:

       一、中国气候类型:

       

       1、热带季风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

       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4、高原山地

       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5、温带大陆性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

       6、热带雨林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二、气候成因

       陆地若受阳光照射强、 则地面气温高;若阳光照射弱、则地面气温低。而海水因为热传递强,所以温度稳定。

       当陆地受阳光照射强、而导致陆地气温高时,陆地的空气膨胀上升,此时海面的空气相对来说比重大,海面空气沿着地表从海面流入陆地。而海面较低的温度导致海面上空的空气因收缩而下降,地面上则由于温度高导致的空气膨胀而上升,于是高空的空气从大陆上空流入海洋上空。

       反之,若陆地受阳光照射弱、而导致的地面气温低于海洋温度时,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陆地上空的空气下降,地表的空气则是从陆地流向海洋。

       因此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等特征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而把各地不同的气候分为若干种类型。

       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不同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沙尘 近4年春季,我国境内共发生53次(1999年9次,2000年14次,2001年18次,2002年12次)沙尘天气,其中有33次起源于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换句话说,就是每年肆虐我国的沙尘,约有六成来自境外。这是7月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向媒体公布的研究结果。他说,2002年春季,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具有出现时段集中、发生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3个特点。影响我国的沙尘天气源地,可分为境外和境内两种。分析表明:三分之二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地区,在途经我国北方时得到沙尘物质的补充而加强;境内沙源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发生在中亚(哈萨克斯坦)的沙尘天气,不可能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乃至华北地区。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境内的沙尘天气高发区,但一般不会影响到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我国的沙尘天气路径可分为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偏北路径:西北1路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西北2路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偏西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偏北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

        近年我国的大风沙尘天气

        经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现将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几次主要大风和沙尘暴天气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993年:4月至5月上旬,北方多次出现大风天气。4月19日至5月8日,甘肃、宁夏、内蒙古相继遭大风和沙尘暴袭击。其中5月5日至6日,一场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新疆东部、甘肃河西、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地区,造成严重损失。1994年:4月6日开始,从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刮起大风,北部沙漠戈壁的沙尘随风而起,飘浮到河西走廊上空,漫天黄土持续数日。1995年:11月7日,山东40多个县(市)遭受暴风袭击,35人死亡,121人失踪,3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1996年:5月29日至30日,自1965年以来最严重的强沙尘暴袭掠河西走廊西部,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树木轰然倒下,人们呼吸困难,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酒泉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1998年:4月5日,内蒙古的中西部、宁夏的西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遭受了强沙尘暴的袭击,影响范围很广,波及北京、济南、南京、杭州等地。4月19日,新疆北部和东部吐鄯托盆地遭瞬间风力达12级的大风袭击,部分地区同时伴有沙尘。这次特大风灾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有6人死亡、44人失踪、256人受伤。5月19日凌晨,新疆北部地区突遭狂风袭击,阿拉山口、塔城等风口地区风力达9至10级,瞬间风速达每秒32米,其他地区风力普遍达到6至7级。狂风刮倒大树,部分地段电力线路被刮断。1999年:4月3日至4日,呼和浩特地区接连两天发生持续大风及沙尘暴天气。这次沙尘暴的范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一直到东部的通辽市南部,瞬时风速为每秒16米。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风力最高达到10级。2000年:3月22日至23日,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面积沙尘暴天气,部分沙尘被大风携至北京上空,加重了扬沙的程度。3月27日,沙尘暴又一次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至9级。正在安翔里小区一座两层楼楼顶施工的7名工人被大风刮下,两人当场死亡。一些广告牌被大风刮倒,砸伤行人,砸坏车辆。2002年:3月18日到21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我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

        沙尘暴的概念、规定和标准

        一、沙尘天气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二、沙尘天气过程分类

        沙尘天气过程分为四类:浮尘天气过程、扬沙天气过程、沙尘暴天气过程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浮尘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天气;

        扬沙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扬沙天气;

        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

        三、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

        1、决策服务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天气过程发生时,在内部公报、专报及决策服务材料中发布沙尘天气预报。

        2、公众预报

        国家级标准: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天气过程发生,且影响范围较大或影响到京津地区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沙尘暴警报。;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发生,并将造成严重影响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沙尘暴警报。

        省级标准:

        由各省(区、市)气象局参照国家级标准确定。

        说明:

        1、省级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报中国气象局备案。

        2、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应包括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对策。

        3、中央气象台向公众发布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前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有关省气象台通报,省级气象台向公众发布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前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中央气象台及有关气象台站通报。

        沙尘暴天气成因及物理机制

        沙尘暴天气成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沙尘暴形成的物理机制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主要危害方式

        ⑴ 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蓄亡。

        ⑵ 沙埋: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⑶ 土壤风蚀: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风蚀深度可达1~10厘米。据估计,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失高达106~107 吨,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10微米以下,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⑷ 大气污染: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TSP)增加,大气污染加剧。以1993年“5.5”特强沙尘暴为例,甘肃省金昌市的室外空气的TSP浓度达到1016 mg/m3,室内为80 mg/m3,超过国家标准的40倍。2000年3—4月,北京地区受沙尘暴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达到4级以上的有10天,同时影响到我国东部许多城市。3月24—30日,包括南京、杭州在内的18个城市的日污染指数超过4级。

        黑风的危害

        黑风的危害主要有两个字,一是风二是沙。

        大风的危害也有两:一是风力破坏,二是刮蚀地皮。

        先说风力破坏。大风破坏建筑物,吹倒或拔起树木电杆,撕毁农民塑料温室大棚和农田地膜等等。此外,由于西北地区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出苗,生长子叶或真叶期和果树开花期,此时最不耐风吹沙打。轻则叶片蒙尘,使光合作用减弱,且影响呼吸,降低作物的产量;重则苗死花落,那就更谈不上成熟结果了。例如,993年5月5日黑风,使西北地区8.5万株果木花蕊被打落,10.94万株防护林和用材林折断或连根拔起。此外,大风刮倒电杆造成停水停电,影响工农业生产。1993年5月5日黑风造成的停电停水,仅金昌市金川公司一家就造成经济损失8300万元。

        大风作用于干旱地区疏松的土壤时会将表土刮去一层,叫做风蚀。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平均风蚀深度十厘米(最多50厘米),也就是每亩地平均有60到70立方米的肥沃表土被风刮走。其实大风不仅刮走土壤中细小的黏土和有机质,而且还把带来的沙子积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为降低。此外大风夹沙粒还会把建筑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层,叫做磨蚀,也是一种灾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说过,狭管,迎风和隆起等地形下,因为风速大,风沙危害主要是风蚀,而在背风凹洼等风速较小的地形下,风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中发生沙埋的地方,沙埋厚度平均20厘米,最厚处达到了1.2米。

        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损失。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中共死亡85人,伤264人,失踪31人。此外,死亡和丢失大牲畜12万头,农作物受灾560万亩,沙埋干旱地区的生命线水渠总长2000多公里,兰新铁路停运31小时。总经济损失超过5.4亿元。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4、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沙尘暴缘起土壤风蚀

        据新华社兰州电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一项为探讨沙尘物质的启动、传输机理而专门设立的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近日用品顺利完成。

        通过实验,专家们发现,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风是土壤最直接的动力,其中气流性质、风速大小、土壤风蚀过程中风力作用的相关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项实验还证明,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之一。专家认为植物通常以3种形式来影响风蚀:分散地面上一定的风动量,减少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

        此外,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得出一条结论: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极地苔原气候——苔原带、极地冰原气候——冰原带高山高原气候——高山植物区(垂直自然带)。

扩展资料:

       中国气候类型:

       1、热带季风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

       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4、高原山地

       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5、温带大陆性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

       6、热带雨林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百度百科-自然带

       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好了,今天关于“南部天气”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南部天气”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